编前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推进扶贫攻坚计划是未来几年我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工作。我院高度重视和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实施关心支持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做坚强后盾·强扶贫支撑”行动的通知》,并在人财物力给予充分的支持。
自2013年起,我院陆续派出罗凤华、李彦达、唐红星、周宇翔、高锋、杨海基、韦世锋、张宇等同志到都安等地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第一书记”们利用各自的专长特长和社会资源,为扶贫对象排忧解难、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工作成果突出。
在2017年4月的“都安瑶族自治县2017年脱贫攻坚推荐大会”上,由我院派驻澄江镇甘湾村的“第一书记”周宇翔在大会上获表彰。他在会议上汇报甘湾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并表示甘湾村将全力调动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八大产业建设,配合旅游开发,提升造血能力,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甘湾”品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现该村扶贫工作情况共享读者。
一、 扎实一帮一联,同步爱心扶贫,当好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一是整合力量推进“一帮一联”工作。通过采用“金字塔式”管理,成立村精准脱贫攻坚指挥部,由挂村领导为组长,帮扶干部为组员,分配好团县委和澄江镇财政所的帮扶干部,形成四个小组对应四个片区开展工作的局面,既大大提高各种数据、材料收集的效率,也实现了层层分解责任,共同承担压力的工作目标。二是积极推进爱心扶贫。以各种节日活动为契机,进村入户开展爱心扶贫。各级领导干部到村入户累计捐资捐物30000余元。团县委的“希望工程1+1”活动为村里48名贫困小学生送去每人900元的助学金。活动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夯实了脱贫攻坚的群众基础。
二、升级基础设施,做好产业规划,当好贫困村跨越发展的带头人。
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分批分期对全村47个自然屯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2016年甘湾村建成屯级路6条共5.6公里,硬化路3条共3.5公里,新建集中供水水柜5处,切实解决山区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的问题。同时完成甘湾村乡村旅游区概念性规划。二是全面落实“六品牌三基地两平台一公司”的产业发展规划。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指导群众成立专业合作社9个,覆盖贫困户120户。通过精心培育扶持,成功打造了金壮源黄牛养殖,金鸣源跑山鸡、跑山猪养殖,金竹源竹鼠养殖,金品源农家乐等六大品牌,形成了种植、养殖、乡村休闲旅游三大基地,努力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就业技能培训平台,并由合作社联合会牵头成立村办企业,各项工作正在按部就班的开展。三是争取并活用扶持资金。获得后援单位——建设学院产业扶持基金2万元;争取到自治区“生态乡村”项目150万元。利用合作社产业扶持基金20万,开展贫困户“一户一舍”项目,帮扶20户贫困户建设好标准化养殖鸡舍、牛舍各10个。10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光伏发电已完工,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
三、强化服务意识,扎实基础工作,把好党建促精准扶贫的方向盘。
甘湾村始终坚持“党建+扶贫”的工作模式,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扶贫攻坚战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用好三会一课强化教育 “正能量”,推进规范化制度建设“正思想”,党支部扎根合作社帮扶产业“助腾飞”,为民亮政、强化服务“聚民心”,温暖了民心,提高了脱贫攻坚群众满意度。
下一步,甘湾村将全力调动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八大产业建设,配合旅游开发,提升造血能力,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甘湾”品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170505101847241
2017050510191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