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推进扶贫攻坚计划是未来几年我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工作。我院高度重视和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实施关心支持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做坚强后盾·强扶贫支撑”行动的通知》,并在人财物力给予充分的支持。
自2013年起,我院陆续派出罗凤华、李彦达、唐红星、周宇翔、高锋、杨海基、韦世锋、张宇等同志到都安等地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第一书记”们利用各自的专长特长和社会资源,为扶贫对象排忧解难、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工作成果突出。
本网分期报道我院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情况、新路历程和心得体会,以飨读者。本期介绍的是我院驻尚三村“第一书记”韦世锋扶贫工作情况。
一、尚三村简介
尚三村位于都安县城东南部15公里,距离龙湾乡府所在地14公里,幅员面积约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5亩(均为旱地),生态公益林18454.2亩,退耕还林262.6亩,山葡萄1950亩,核桃1000亩,全村辖30个村民小组408户1445人,党员47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396人,贫困发生率27.4%。
尚三村地处深山老弄,自然条件差,人均耕地面积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经济支柱产业,部分自然村屯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多年来,该村以杂交玉米为主导产业,种植业内部结构单一,农户以草畜养殖和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撑,群众观念落后,科技知识水平低,群众增收困难,社会经济发展缓慢。部分农户或因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老弱病残、子女上学原因导致家庭贫困。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尚三村是都安县2016年30个脱贫摘帽村之一。该乡根据县、乡统一部署,结合实际,认真制定脱贫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全村共有党员47人,党支部委员3人,在支委会的带领下,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积极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提高组织战斗力,助力尚三村2016年脱贫摘帽攻坚工作。
通过采取“合作社+党支部”的形式,本着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的前提,成立了都安瑶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好党支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多项功能,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实现支部帮合作,农民实惠多,形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
党支部充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贫困户逐一登门拜访,全面了解致贫原因,深入开展动员工作,转变群众思想认真,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战役中来。
成立了尚三村互助资金协会,目前申请到资金10万元,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二)认真开展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
严格落实“五步”识别法,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坚持差异化扶持,做到“五清”(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确定贫困户117户396人,计划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
(三)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尚三村地处大石山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经过向上级有关部门的积极争取,目前已实施以下基础设施项目。
1.新建屯级砂石路2.5公里,总投资45万,目前进度70%。
2.新建公共服务中心1个,含活动中心一处160平米、戏台一个80平米、篮球场一个420平米,总投资30万,目前已完工。
3.屯级路道路硬化4公里,总投资120万,目前已完成3.2公里。
4.新建集中供水点9个,总投资180万。目前已完成水柜建设,11月中旬前完成管道铺设,可解决5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1.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野生山葡萄种植,全村现有野生山葡萄1950亩,是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2016年山葡萄收成100吨,收入60万,户均增收3000元。今年3月争取到上级农业部门项目,新增228亩两性花毛葡萄,总投资68万。
2.利用山区自然条件,发展黑山羊、土鸡、七彩山鸡、黄牛等特色养殖业。成立都安瑶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全社有土鸡养殖场5个,存栏1万羽,存栏200头土猪养殖场一个,黑山羊全村存栏约2800只,其中60只以上养殖大户五户,目前共有25户贫困户已加入到合作社。2016年3月争取到IFAD(国际农业银行发展基金会)项目,为我村送来价值30万元的努比亚种羊60只,还举办了养羊技术培训班,尚三村的黑山羊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五)积极落实易地搬迁工作。
按照县、乡统一工作部署,依据有关条件对贫困户进行摸底,确保有搬迁意愿的农户能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2016年8月下旬我村勾选出符合易地搬迁条件的农户55户201人。
(六)积极开展种养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种养技术。
我村群众观念落后,科技知识水平低,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经争取,我村与IFAD(国际农业银行发展基金会)以及县农业局、科技局密切合作,从2015年11月至今在我村已开展了四次技能培训,分别是IFAD贷款葡萄种植技术培训(2015年11月6日)、IFAD贷款山羊养殖技术培训(2016年3月17日)、IFAD项目妇女培训(2016年5月24日)、野生山葡萄栽培技术培训(2016年10月10日),累计培训300人次。
(七)争取后援单位帮扶
积极与后援单位对接,学院党委书记李兰荣、纪委书记曾繁雄、副院长吴丹等党员领导干部先后率队四次到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为我村脱贫攻坚工作献计献策,捐赠产业发展资金两万元,并深入挂点帮扶贫困户了解情况,共商脱贫路子,为尚三小学捐赠价值2000余元文体用品一批。
(八)认真开展贫困户脱贫“双认定”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为确保按时按质完成脱贫任务,组织人员对照“八有一超”脱贫标准,对主动提出申请并符合脱贫标准的贫困户进行核验,2016年8月底已完成第一批“双认定”,共58户213人。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尚三村要在2016年实现整村摘帽脱贫,时间紧,任务重,主要在农户稳固住房完成方面有较大难度。
(二)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好干部,可是由于目前村干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有些村干部不能一心在村里工作,有些年轻力壮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才大量外流,不愿留下来在村里任职。
(三)全村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全村目前还有15个村民小组未通路,占全部村民小组半数,合计里程26.5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屯级道路未硬化,合计里程14.1公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认真对照贫困户及贫困村脱贫标准,逐条核验,查漏补缺,完善工作台账,确保脱贫工作如期完成。
(二)继续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提升产业发展规模。
(三)团结村两委班子,积极学习周边先进村、镇做法和经验,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的突破,在确保村级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