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起,我院陆续派出罗凤华、李彦达、唐红星、周宇翔、高锋、杨海基、韦世锋、张宇等同志到都安等地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第一书记”们利用各自的专长特长和社会资源,为扶贫对象排忧解难、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工作成果突出。
本网陆续报道我院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情况、新路历程和心得体会,以飨读者。本期介绍的是我院驻都安县龙湾乡群乐村“第一书记”高峰撰写的扶贫工作情况。
一、群乐村概览
群乐村位于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南面,距都安县城20公里,东与马山县里当瑶族乡相邻,南与马山县古寨瑶族乡相接,西与都安县城接壤,北与澄江镇甘湾村相连。全村辖23个屯、 380户1301人。群乐村人口居住分散,地理、自然条件较差,属于典型的群山环抱的大石山区,过半的屯未通砂石路。全村现有750多亩旱地,均为贫瘠的山坡地,无水田。村主导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以玉米、大豆、红薯等作物为主,养殖以农户家庭饲养为主,规模养殖较少。外出务工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全村2015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800元,被都安县确定为2016年脱贫摘帽的30个村之一。
二、共识酿计划
通过两个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总结,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村制定了群乐村两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两年内“修通一条路、发展一个产业、保障一个群体、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四个一”目标,为群乐村勾勒出了一幅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三、“修通一条路”
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解决此类问题摆上了全村的议事日程。经过多方沟通和努力争取,今年3月份我村获批新建一条3.8公里砂石路,目前已经全部通车,沟通了半个村庄。今年5月份,开始修建村文体活动中心,目前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今年8月份,在缺水较严重的屯修建4个300立方米容量的水柜,解决了村民饮水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今年9月份,下塘到加凉1公里屯级道路和弄曲屯1公里屯级道路得到硬化,改善了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出行条件。以上共计投入253万元。
四、“发展一个产业”
我村是全县闻名的野生山葡萄村。都安野生山葡萄是雌雄花分离的葡萄品种,酿酒品质优良,亩产量约为150---200公斤。我村现有集中连片山葡萄约500亩,年产量约10万公斤,其中以弄扎屯、弄接屯、弄秀屯、弄朗屯、弄算屯等屯产量较大,每年销售喜人,人均可增收400元。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村于今年6月成立了都安众怡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野生山葡萄管护和培育野生山葡萄的改良品种两性花毛葡萄。我村已于今年5月份投入13万元种植两性花毛葡萄83亩、管护山葡萄50亩、种植台湾百香果25亩,带动贫困户11户52人,已实现人均增收412元。如今,合作社已经申请贷款100万元,明年计划种植葡萄扩大到200亩,管护山葡萄增加到100亩,百香果种植扩大到100亩,进一步增强贫困户脱贫的物质基础。
五、“保障一个群体”
入户精准识别表明,贫困户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无劳动力或低技能劳动力的情况较为普遍。精准扶贫政策中“八个一批”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解决了这样的难题。目前,我村95%的贫困户纳入了低保,平均每人每月可获补贴145元。20户以上的屯,可以通过修建道路解决交通问题。20户以下的屯,由于具有较低的修建道路的价值,“八个一批”的移民搬迁则解决了我村40户168人的住宿条件和交通条件。对于那些危房贫困户,给予修缮和加固房屋。通过最低生活保障、移民搬迁和修缮加固房屋,有力地保障了无劳动力或者低技能劳动力家庭和居住地不具备生存条件的群体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六、“建设一个坚强阵地”
脱贫致富关键在人,关键在组织、关键在党员。我村共有党员38名,长年在家的党员只有8名,但是党员数量少并不等于组织涣散。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建中心工作目标,把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战斗力当作首要任务来抓,主动下移工作重心,化解村民思想疑虑,消除部分村民对扶贫政策的不解和误解,争取让每一个对扶贫有意见的村民满意而归。目前,我村上访率保持在全乡较低的水平。通过采取“合作社+党支部”的形式,在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的前提下,党支部引导、保障、协调、服务合作社,发挥好党支部思想领导和舆论引领功能,形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我村现在已经树立起以党员蓝必飞为典型的山葡萄种植和营销、以党员韦美艳为典型的两性花毛葡萄种植等两个典型,通过这两个自力更生的先进典型,在全村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周围贫困户能干、肯干。
七、后盾励前行
2015年11月18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曾繁雄率队深入我村检查指导驻村工作,带来了学院党委对驻村工作队和村民的亲切问候及良好祝愿,详细询问了驻村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队员的学习、生活、健康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5年12月14日,学院副院长吴丹一行赴我村考察扶贫工作,询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学院将会尽力解决。
2016年3月30日,学院副院长吴丹带领党委(学院)办公室主任曹天仕、继续教育中心主任张世金、建筑与规划系主任甘翔云等一行5人赴我村考察结对帮扶工作,看望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民,并详细询问了驻村工作情况和走访慰问、部分困难群众,并捐赠产业发展资金10811元。
2016年4月15日,设备工程系为我村捐赠产业扶持资金2000元。
2016年6月2日,学院党委书记李兰荣带领学院党委副书记曾繁雄、组织部(学院人事处)部长陈刚、学生工作处处长郑云、管理工程系党总支书记、主任覃芳、设计艺术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杨飒飒到我村开展扶贫调研,并捐赠20000元产业扶持资金。
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有个别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和贫困大学生思想引导问题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村委和设备工程系联合开展了此类研究的前期准备,目前已经申报科研项目。
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都安精神的内核在精准扶贫的阳光下产生一种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群乐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信念。唯有靠着自己的一双手,靠着这种信念,才能打赢自己心中的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