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院9月14日讯(文/设备系徐静 彭冬敏 韦佳丽 石霜 图/陈军旭)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8月27日至9月5日,我校设备工程系党总支选派龚剑、滕金文、范聚源、徐静等一行12名师生,组成实践团队先后前往六纳村、万茂村开展技术扶贫工作。围绕“技能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助力脱贫攻坚”主题,实践团队开展了水质检测以及水质提升规划、“打工课堂”之水电安装技术、“童心向党”等系列活动。
在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的活动中,实践团队为系统了解六纳村的用水现状,在驻村第一书记吴桂彬的带领下,前往六纳村6个自然屯的生活用水水柜进行水样采集及实地调研,并将采集水样送检。随后,实践团就调研结果与六纳村村委召开了安全用水建设座谈会,对六纳村的水质提升工作提出了系统建议以及规划方案。会上,驻村第一书记及村干部听取了实践团队的建议,并表示这次调研活动对未来的水质提升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我校定点帮扶村都安县澄江镇万茂村的活动中,实践团队在驻村第一书记范俊友的带领下,对村内三郎屯的养殖户的生产、生活水柜开展水质专项调研工作。据悉,万茂村大部分农户在政府“贷牛还牛”政策扶持下,由传统的种植业向养殖业过渡及发展,实现增收脱贫。然而,由于地质条件以及降雨量的双重限制,村民只能依靠露天水柜蓄水缓解。生产用水不足、水质差等原因严重影响了贫困户们的养殖生产。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及水样采集,初步确定了三郎屯的水质提升方案。在后期的扶贫工作中,设备工程系将为三郎屯的水质提升工作提供可行性报告、水质提升方案及规划设计等专项工作。
此外,设备工程系党总支师生还携手六纳村党总支部开展了“打工课堂”之水电安装技术、“童心向党”等活动。在水电安装技能“打工课堂”活动中,滕金文、范聚源老师为村民们讲解了水电安装技能知识讲解,并采取互动教学的方式与村民们共同进行实操演练;在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的“童心向党”活动中,设备工程系学生党支部的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们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党建爱国知识。
开展活动期间,实践团队还利用活动间隙为六纳村的小学以及万茂村的贫困户开展义务水电维修工作,帮助其更换了存在故障和安全隐患的水电线路。据了解,六纳村是2018年预脱贫村,是广西教育厅的对口帮扶村,全村贫困发生率15%,全村90%村民都外出务工,在家的贫困人口多为无劳动力和专业技能不足人群,其家中水路和电路多为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此次实践团深入贫困户家中维修基础设施,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本次活动的开展为六纳村和万茂村的水质提升工作奠定了基础和数据依据,为我校的扶贫攻坚工作添砖加瓦,并得到了广西教育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沈鸿银的高度认可和肯定,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扶贫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实践团队成员在六纳村屯准确的采集原水样
实践团队成员在对采集的原水进行浊度检测
实践团队成员在“贷牛还牛”产业示范基地合影留念
实践团队成员给村民们讲解家庭用电基础知识及示范操作
实践团师生与村民们的实操互动
童心向党,共筑中国梦之“歌唱祖国”
“技能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专业能力技术脱贫攻坚”活动合影
实践团成员在六纳村进行基础设施水电维修
实践团为六纳小学修缮给水设施